——记病倒在审讯室的刑警黄洪涛
“都怪我平时太大意,搞得小病积成了大病,给组织添麻烦了。”3月4日上午,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病倒在审讯室、刚被确诊为胃淋巴肿瘤一期的刑警黄洪涛同志,躺在工人医院的病房里,对前来探望、慰问的分局领导说了这样一番话。被同事戏称为“拼命三郎”,铁骨铮铮、锐意赴险的他,怯生生的躲避着问讯前来采访的记者的摄像镜头。
“他晕倒时,衣服口袋里揣着工休假单和住院建议书”
最先发现黄洪涛晕倒的是同事阿荣。“当晚我和他正在审讯一名涉嫌贩毒的犯罪嫌疑人,我看到他脸色苍白,头上在冒汗,就建议他去值班室躺一下,他说去喝杯热水就没事了,谁知道他刚走到门口,就倒下来了。我把他扶到床上休息了一会,他醒过来后叮嘱我不要把他生病的事情告诉领导,目前案子多人手少,他打算等手头的案卷清完了再去医院检查。”描述当时的情形时,阿荣的眼眶微微泛着湿。
那天是2月21日,到那天为止,黄洪涛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休假了。08年1月以来,万秀刑侦一大队战果丰硕,连续查破多个盗窃、抢劫团伙,案件一件接着一件,大队连领导在内的办案民警只有8名,大家只能如陀螺般转个不停了。2月21日上午,已经请了工休假的黄洪涛获取一条贩毒线索,经请示领导后,其带领两名侦查员在河西某地,经过5个小时的工作,抓获了涉嫌贩毒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缴获毒品海洛因一小包。回到单位后,黄洪涛又马上开展审讯工作,一直到其因病晕倒。
“那天他一直都没有吃东西,他和我们说胃病又犯了,胃痛得难受,我们也没在意,对刑警来说胃病只是小病。”阿荣对我们说,“下午3点左右,盒饭到了,他拿了个盒饭到值班室,让我吃完过去叫他接班审讯,我吃饱后过去叫他,却看见他蜷缩着身子在床上睡着了,盒饭根本没动一下,他那天一整天都没吃过东西。”
阿荣帮黄洪涛找胃药时,在他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已经核批的工休假单,一张2月1日工人医院医生开具的住院建议书。
原来2月1日那天,黄洪涛因胃痛难顶到工人医院做了初步检查,医生建议其请病假住院进行化疗检查,以进一步确诊病情,考虑到他的工作性质,为了方便其请病假,医生为其开具了住院建议书。可是当时大队刚查获几个犯罪团伙,而湖南、桂林等地又遭受了冰雪灾害,为了不影响工作,黄洪涛打算把手头几个时间紧的案卷清一清再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2月20日,万秀刑侦一大队通过工作,抓获了两名涉嫌10多起入室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看到队里其他同事都在加班工作,黄洪涛把刚批好的假条往裤兜里一放,默默的与其他同事一起投入到这个系列团伙案件的审讯工作中,领导问起休假的事,他就说还没拿去分局审批,这休假一拖,就拖到了他晕倒这一天。
“他是拼命三郎,我的得力干将”
“他是拼命三郎,我的得力干将”,万秀刑侦一大队大队长唐宇文一说起黄洪涛,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怎么刹都刹不住。
作为一名在看守所工作多年,毫无刑警执法基础的民警,来到万秀刑侦一大队工作之后,仅用了一年时间,在人才济济的万秀刑侦一大队,黄洪涛就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其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连续两年获得嘉奖,连续两年被评优秀公务员等次、连续两年被评为大队破案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近几年来,万秀刑侦一大队侦破的大、要案,如2006年的抢劫出租车司机系列案、发生在石鼓路的泼硫酸伤人案、2007年3月发生在皇码会夜总会门前的重伤2人、轻伤多人的重大故意伤害案、2007年发生在西江二路的重大入室持刀抢劫案、2008年发生在步埠路的敲诈勒索案等,黄洪涛都是专案小组组长,在其组织下,这些案件都得到了迅速破案。而黄洪涛拼命三郎外号的得来,就源于前述两起恶性案件的抓捕工作。
2006年4月,石鼓路发生了一起故意用浓硫酸伤人事件,犯罪嫌疑人更是扬言要伤害更多的居民,而且将一瓶浓硫酸时刻带在身上,叫嚣:“哪个敢来抓我,我就用硫酸泼他,还能赚一个。”万秀刑侦一大队经过工作,获取了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后,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窝藏地制订了多个抓捕方案,但没有一个方案是万无一失的,每个方案都不能确保抓捕民警的绝对安全。黄洪涛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请缨。随后,根据预定方案,在特警队员的掩护下,黄洪涛顺利完成了任务,毫发无伤。
2006年12月,我市李家庄码头发生多起抢劫出租车司机案件,多名出租车司机被两名犯罪嫌疑人骗至李家庄码头附近后,被犯罪嫌疑人采取持刀恐吓、捆绑等方式实施抢劫。万秀刑侦一大队通过案件分析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规律特点,制订了抓捕方案。
唐大队长说黄洪涛是大队的得力干将是有原因的:2005年以来,作为大队第二侦查小组的组长,黄洪涛带领侦查小组共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10起,移送检察机关批准逮捕71人,打掉各类犯罪团伙21个,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0多万元。
“他在刑侦基础工作方面很有一套”
“他在刑侦基础工作方面很有一套,短短两年时间,就摸索出一套‘传统+科技’的刑侦基础工作法,物建了一批活动能力强、工作成效高的特情,为一些有影响的重大案件的侦破夯实了基础,他本人也连续两年获大队线索破案第一名称号。”大队第一侦查小组组长谢瑜对黄洪涛的刑侦基础工作水平也是由衷的佩服。
2007年的“
黄洪涛在刑侦基础工作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而最让大家称道的,是他在侦破一起入室持刀抢劫案件的“灵机乍现”。2007年4月底的一天,黄洪涛在公安网浏览每日案件信息时,其中一条关于西江二路某发廊男老板被打至轻伤的案件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联想到该发廊前不久发生了一起入室持刀抢劫案,黄洪涛本能的感觉到这两起案件有某种联系,他马上到辖区派出所借阅了该两起案件的相关材料,发现了大量疑点,怀疑受害人隐瞒了部分案件事实未向公安机关反映。随后,黄洪涛到该发廊,三番四次的做受害人的工作,被其精神感动的受害人,提供了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该两起案件很可能与发廊被解雇的一名洗头工人有关。黄洪涛的灵机乍现,是该两起案件成功侦破的关键,在这背后,则体现了其缜密的侦查思维和深厚的刑侦工作基础。
“能常回家看看,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这几天来在儿子面前强颜欢笑的黄洪涛的父母,背着儿子,脸上却是抹不去的焦虑和伤心。肿瘤、胃淋巴肿瘤一期这些医学术语他们听不懂,他们能听懂的是医生的另一个意思:如果不及早治疗,他的病就会发展成胃癌!在容县乡下务农,还不知道如何去筹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的十几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费用。
两个老人到今天仍然弄不明白,起初在看守所做民警,工作稳定,每年都有探亲假回来探望他们的儿子,为什么偏偏要转去做刑警,偏偏选择最危险的警种,让他们揪心。
“02年他自己申请去做刑警之后,两年才回一次家,回来也是住一两天就走了。对于我们两个老人来说,他选择这个职业,要他经常在身边尽孝是不现实的了,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他能常回家看看,哪怕只回来一天,我们也就满足了。”65岁高龄的黄父,话语中带着风雨历遍后的平静和朴实。
其实黄洪涛父亲心里一直都想劝他设法换个没有那么辛苦没有那么危险的警种,好好养一下身体,早一点结婚。但每次听到电话那头儿子汇报又破了大案又抓了坏人时候快乐的心情,这话头就一直都扯不出来。
黄洪涛也和千千万万的刑警一般,从警10年,一路走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日夜不停地超负荷工作,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从来没有人听到过他叫一声累,他是战友心中真正的“钢铁汉子”,他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可是对家庭、对父母,却有着无法言说的愧疚。选择了这个特殊职业,就注定选择了充满歉疚的生活。很短的是相聚,很长的是牵挂,听歌里唱着《常回家看看》,他也只能拼命昂着头,不让男儿的泪水流下……
“刑警生活,让我的青春倍添光彩”
“做了刑警,我后悔的时间最多只有20年,而不做刑警,我将会后悔一辈子。”黄洪涛常对亲戚、朋友说的这番话,表达了他对刑警这个职业无限的忠诚和热爱。
2005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黄洪涛记忆深刻。那天他正与唐大队长、梁副大队长在工作中得到线索,辖区盗窃供电站变压器系列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正在西江桥头,准备坐车外逃。时间紧急,他们来不及回单位取枪,马上驱车赶往西江桥头。见到犯罪嫌疑人,他们立即实施抓捕。唐大队长迅速控制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但黄洪涛与梁副大队长负责抓捕的犯罪嫌疑人身高
“当时我们两个人一个控制他拿刀的手,一个死死压住他的脚,他挣扎反抗的力量很大,我们有任何一个人放松了,后果都不堪设想。”黄洪涛回想起当日情形,仍觉得后怕,“我们坚持了10多分钟,一辆过路的客车上下来几个外地乘客,帮了我们的忙,我们顺利抓获了这两名犯罪嫌疑人。”
也是从这件事,黄洪涛深刻理解了刑警的内涵。刑警是什么?是尖刀、是铁拳,是悬在犯罪嫌疑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身系百姓安危的保护神、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血肉长城!刑警生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血与火的考验、源于职业特性的孤独、劳累过度累积的种种疾病、重重压力下的职业心理枯竭。
“在我从警的第一天,我就把生命和灵魂交给了头顶的警徽。威严的警服赋予了我正气和信念,闪耀的肩章承载了使命和荣光。而刑警生活,让我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一种悲壮与雄浑。刑警生活渗透着一种古典的浪漫气息,同事之间彼此信任,可以性命托付,刑警的所作所为,无不流露着对职业的坚贞和赤诚,刑警生活,让我的青春倍添光彩!”这一段掷地有声的话语,表达了黄洪涛对警察职业的忠诚,表达了奋斗在一线的刑警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