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便民的全国先进
梧州市检察机关积极完善服务群众平台
检务受理接待大厅设立后,过去来检察机关办事要跑几个部门、甚至不知该跑哪个部门找哪些人、找不着人阅不到卷等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少跑了很多冤枉路,非常方便。这是不少办事人员、律师和案件当事人来到梧州市检察院检务接待大厅办事之后的直观感受。
转思路 先行创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梧州市检察院一贯重视群众信访工作,自1997年以来,该院已连续5届荣获全国、全区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有6个基层检察院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全区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或 “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荣誉面前,梧州市检察院党组和领导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综合性检务受理接待平台和查询服务窗口建设为依托,不断改善接待群众环境,规范受理接待和查询工作。2009年,该市两级院率先在全区建立了“一站式”的检务接待中心,统一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接收案件、接待案件当事人和律师等检察对外事务。
刑诉法、民诉法修改后, 以及涉法涉诉信访机制的改革和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上线运行,又增加了检察机关可主持调解等新的检察业务。检察机关受理查询、接待等对外事务不断延伸,原以处理控告、申诉检察业务为主的检务接待中心及其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检察机关对外工作的需要,这让整合和构建统一对外窗口成为大势所趋。
梧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潘婧奎多次强调,要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改善接待群众环境,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构建亲民便民的人性化接访大格局,深化和推动执法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检务”。
2013年3月,梧州市检察院率先设立了全区首个市级检察院综合性检务受理接待和查询服务窗口。紧接着,至2013年4月,梧州市检察院下辖的6个基层院也均已完成了综合性受理接待平台和查询服务窗口建设,并规范了接处和查询工作。全市检察机关以“构建检务平台,全面整合内部资源,形成统一检察事务对外窗口”的方式,利用检务接待大厅,为外来办事人员及来访群众提供检察业务“一站式”的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提服务,打造规范亲民“服务站”
该院检务受理接待大厅内,一台高约1.8米的触摸屏电脑格外醒目,这是该院为方便群众了解检察工作和案件信息而专门设立的检务查询平台。该电脑直接连接互联网,设有案件自助服务终端。案件管理办公室查询员根据案件受理、分流等情况,在案件自助服务终端上每日更新查询系统数据。手指轻轻一点,检察机关职能流程及该院受理案件的进展情况尽收眼底。墙上张贴着人民检察院的职能、检察机关受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范围、信访指南、办案流程图等有关规章制度,在大厅显著位置摆放有关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常用法律书籍供来访群众查阅。开设了专门的来访接待、案件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律师阅卷、听证室等功能区,其中,专用接待处理区域还分设了检察长接待室、网络视频接访室等,为业务部门的接待、调解提供工作平台。
为给群众提供“一站式”检务咨询与服务,该院强化了以检务受理接待大厅为平台的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建设,分区域整合控申接待和案件管理两项职能,将已运行的检务接待中心建设为集案件办理查询、业务查询、控申接待、律师会见约见、检察长接访等职能于一身的检察事务管理中心,让来访群众和律师可快捷享受法律服务。为方便群众,该院将原来仅用于举报的“12309”电话整合成为报案、控告、举报、申诉、投诉、咨询、查询等“七合一”功能的电话系统,还开通了网上和电话预约服务。
与此同时, 为保障综合性受理接待平台和查询服务窗口的顺利、高效运转,该院还着手建立一套权责明确、沟通协调、执行高效的运转制度, 有保障各项工作在规范、有序的状态下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让群众直接受益。
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基础上,该院以健全制度、充实内容、构建体系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检察事务管理中心工作职能、检务受理接待大厅工作规程、检察长接待制度、下访和巡访工作制度、业务部门负责人定期接访制度、律师阅卷制度、招投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等配套制度,形成了集阳光便民机制、阳光办案机制、履职监督机制于一体的制度体系,实现与检务受理接待大厅各项工作的无缝对接,保证检务受理接待大厅的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我是检察长,有话您慢慢说。”检务受理接待大厅内,该院检察长潘婧奎正在接待来访群众。
该院严格执行检察长接待、业务部门领导定期接访、预约办案检察官等制度,让群众能够与检察官见得上面、说得上话、交得上心,积极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
善创新多形式全方位服务群众
为增强服务效果,该院积极创新服务形式,引入人民监督员等作为第三方参与、监督矛盾化解工作,将接访服务窗口延伸至乡镇检察室,为群众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
去年5月,该院受理了申诉人梁某、覃某不服某基层检察院对廖某涉嫌非法侵入住宅不起诉的申诉案,案件被害人七年来一直在村、镇、县进行控告、申诉,矛盾都没有得到解决,有关单位和人员也感到非常“头痛”。面对如此难题,该院创新运用引入人民监督员等作为第三方参与、监督矛盾化解的工作方法,采取公开审查的方式,邀请人民监督员、侦查人员、当地村委干部参与并监督该案的处理,把办案过程置于“阳光”下,最终该案得以成功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引入人民监督员等作为第三方参与、监督矛盾化解工作方法的创新运用,体现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近年来,我市有55件涉检信访案件通过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化解工作等公开审查形式,化解率达到100%。
该院在推进工作过程中,注重突出服务窗口的延伸与推进全市基层检察院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布局建设相对接。在两级院实现视频接访系统互通的基础上,于2012年11月率先在全区开通了联接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内网视频接访系统,将接访服务窗口延伸至乡镇检察室。两年来,我市两级院通过视频接访系统接待了60多名群众,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赏。
同时,该院重视发挥派驻乡镇检察室作为加强检察机关与农民群众联系的平台作用,坚持通过下访巡访开展法制宣传、解决涉检信访问题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防止矛盾上行。近年来,该市两级检察机关派出工作人员260多批次,深入人口较为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多个乡镇、农村和社区进行图片宣传、现场释法,先后接待群众4600多人次,处理涉检信访问题450多件,解答法律咨询4200多人次。
(党惠 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