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基层网络 构筑防控体系
访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育兆
法制网记者采访
雷厉风行、性格开朗的朱书记谈起政法综治工作如数家珍—
我市的政法综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建设平安梧州为载体,进一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深化重点治理工程,健全基层网络,构筑防控体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我市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少出并解决在基层、消除于萌芽状态”的稳定工作目标。
把综治工作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
全市各级党政领导普遍树立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并把综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去年初,市委、市政府领导与7个县(市、区)和市综治成员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7个县(市、区)66个乡镇(街道)、980村(社区)层层签订责任书,各综治成员单位也分别与下属二层机构签订责任书,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健全和完善了以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查究制、一票否决制和表彰奖励制等为框架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体系。
严打整治,对付违法犯罪分子决不手软
去年,我市绷紧对敌斗争这根弦,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环境。通过突破一批案件,大大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突破了一批“两抢一盗”案件。去年1-2月,我市“两抢一盗”案件出现强势反弹,全市立“两抢一盗”案件727起,同比上升59.78%。针对严峻的治安形势,我市公安机关从3月14日起,加大打击力度,全市共破获“两抢一盗”案件995起,破案数同比上升19.88%;破案率28.26%,破案率同比上升5.66%。
打掉了一批恶势力团伙。自从去年3月我市部署“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摧毁黑恶势力团伙3个,抓获黑恶团伙成员共71人,破获刑事案件35起,治安案件2起,缴获赃款赃物一批。
侦破了一批命案。我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丰富侦查手段,陆续破获2006“1.19”强奸杀人案、“9.07”杀人分尸案等一系列重、特大刑事案件。
捣毁了一批非法传销组织。去年年初,市公安机关针对非法传销犯罪活动在我市有所抬头的情况,采取了重点打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开展6次打击行动。至11月底,全市共立非法传销案件58起,涉案金额4443.07万元,查破49起,缴获赃款665.87万元,抓获非法传销人员313人,其中:刑事拘留101人,逮捕71人,清查取缔传销窝点405个,解救被绑架人员5人,教育遣送参与传销人员2647人;给出租屋业主发放《传销窝点确认书》146份。
深化和巩固综合治理不留死角
一是加强对爆炸物品的整治。去年8月至11月底,我市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各级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1800多人次,对我市民用爆炸物品225个使用单位在开展地毯式的大检查中,发现治安隐患95处,发整改通知书55个,立即整改40个,责令不具备“三防”条件的仓库清退了雷管9673发、炸药3226公斤、导火索8400米、导爆管944发、导爆索2800米。
二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全市暂住人口有39647人,出租屋5681间。为了加强当前我市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措施,各级公安机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5618间出租屋的房东全部签订治安责任书。截至去年底,通过暂住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共抓获网上逃犯6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45人,刑事拘留9人,破获各种刑案12起。
三是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各分、县(市)局公安派出所结合本辖区实际,以民警带班的形式,组织治安队员、学校保安人员和值班老师,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特别是加大了夜间、放假期间和学生晚自习期间对重点路段和易发案部位的巡逻密度,并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去年以来,全市共发生涉校刑事案件84起,与去年同期128相比下降34.4%,治安案23件与去年同期36起相比下降36.1%,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破获了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34起,破案率为40.5%。积极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在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中,我市主要抓好五个制度建设:一是每周重大信息、治安要情报告制度,二是矛盾纠纷每月排查制度,三是突出案件领导包案制度,四是非正常上访专案调查制度,五是治安司法联动调解制度。
至去年底,全市共排查各类民间纠纷5293件,调处5213件;调解成功5053件,调解成功率为96.9%。其中处理三大纠纷1303件;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18件22人;防止民转刑案件38件68人;制止群众性械斗27件;防止集体上访29件。
夯实基层基础,促进政法综治工作开展
一是抓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建设平安梧州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建设平安梧州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从公、检、法、司四家抽调,每年一轮换,这些干部是经过市委中青班、市政法中青班培训过的后备干部,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有法院副庭长、交警大队教导员、司法基层科科长、检察监察科科长,年富力强,平均年龄40.5岁。平安办的业务由市综治办负责指导,对七个县(市、区)平安活动进行宣传、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
为了推进“平安梧州”建设向纵深推进,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去年6月27日,梧州市委组织部、梧州市委政法委联合发文《关于从政法系统选派挂职干部的通知》,从政法部门抽调65名后备干部到56个乡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挂职副书记(镇长助理)。9月,三个城区以及岑溪市、蒙山县的挂职干部已全部到位并积极配合当地开展工作。走上新岗位的挂职干部很快适应了从一名政法干警转变成政府工作人员的角色置换,他们能对其分管负责的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社区、村对矛盾纠纷、突出问题进行排查和调处。
二是抓群防。建立专职巡防队制度。到目前为止,梧州市区建立了120人的昼夜巡防队,四个县(市)的政府所在地均建立有一支20—42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岑溪市区专职治安巡防队 由基本上公务员组成的,是乡镇七所八站的干部。岑溪市此举,既从本地实际出发,解决了农村机构改革中富余的人员,又能节约财政开支。
建立综治成员单位社区联系点制度。市综治委从去年5月再次明确了全市45个综治成员单位建设平安街道、社区联系点,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并把联系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综治考核内容。去年和今年,大部分的综治成员单位都和联系点保持联系并积极开展工作。市广播电视局与市总工会的联系点为长洲区金叶社区。为支持社区平安建设工作,他们拨出约1000元资金帮助社区聘请治安巡逻员以及组织“建设平安社区”文艺晚会等等。建立治安信息员制度。目前,每个乡镇已组建30-50人的治安信息员,全市共有治安信息员2454人,全市治安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已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抓技防。目前,我市正积极筹建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为依托、覆盖社会重点部位、重要路段、重要场所的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第一期工程市本级和三个城区共筹集190万元,将安装100个电子探头,到目前为止,已安装探头76个,市政法委终端平台、三个城区公安分局监控点等准备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第一期工程量的40%左右。岑溪市的视频监控系统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初步安装21个电子眼,第二期工程将覆盖到乡镇。
去年以来,全市共投入综治经费5291.99万元,主要用于各政法部门办公场所的建设,基层派出所、司法所以及技防建设。去年10月12日,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平安梧州现场会在岑溪召开,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平安梧州建设。
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政法队伍思想素质
去年6月中下旬,市政法各部门就层层召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层层制定工作方案,层层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法治理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