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显成效 梧州市老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9-11-19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方培养锻炼干部,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工作力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印发了《关于机关干部下沉基层司法所工作的通知》,自治区司法厅安排全体干部下沉全区各基层司法所开展工作。律师管理处处长黄都恒普法治理处科长李琦两位机关干部,于20197下沉到梧州市万秀区局城东街道司法所开展工作。

工作期间,通过与万秀区司法局局长魏钊生以及局各主要业务股室负责人、城东街道司法所所长召开工作座谈会,走访街道工作情况,走访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戒毒工作站、居民议事室、法律顾问室等,详细了解各功能室设置情况、硬件配备情况、软件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情况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法律服务情况。与万秀区城东街道办事处、云龙社区负责人以及万秀区社区矫正中心及角嘴、东兴、富民三个司法所负责人都进行了沟通交流,对梧州市万秀区这个老城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

   一、老城区因地制宜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普法依法治理对象三多三少

梧州市万秀区是梧州市最早的商业街区,人员构成上由当地原住民和部分外来从事个体经济人员组成,没有大型的工矿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少。街坊式的邻里关系是这一城区主要的社会关系。呈现三多三少的情况:一是流动人口少,固定居住人口多;二是青壮年人口少、中老年人口多;三是外来务工人口少,原住民人口多。表现在语言沟通上基本使用梧州本地白话进行沟通交流。

  (二)城区高度重视基层依法治理

  万秀区政府、城东街道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骑楼城闹市中心,拨出两层楼作为重要基地,建设了红袖章驿站,给联防队员和社区大妈的义务协管员们提供场所,建立了微天网监测体系,人防与技防有机融合,强化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市组织部拨出专款打造了道德讲堂,为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市宣传部搭建了百姓大舞台,为群众法治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梧州市、万秀区两级司法局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为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夯实了法治根基。

  (三)因地制宜树立骑楼大妈普法依法治理品牌

社区负责人和司法局的工作同志充分发挥了街坊式的邻里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充分发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从社区大妈着手,组建了骑楼大妈法治队伍,平时依托对社区居民熟悉的优势,联合联防队员们共同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为梧州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品牌。社区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设立了专门的红袖章驿站,为骑楼大妈提供后勤保障阵地,设立了积分制的奖励机制,参加普法依法治理活动的都能获得积分,每年以积分换取米、油等生活物资奖励,奖品又大多来自辖区内商户的赞助,形成了良好的互相促进模式。这一做法有效的提升了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也促进了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法治融合。

(四)骑楼法治文化蓬勃开展

在与社区负责人沟通交流中发现,梧州老城区人口生活较为休闲,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接触文化类产品。特别倾向于越剧大戏。在骑楼城入口,专门搭建了百姓大舞台,配备了灯光、音响,给老百姓自行开展剧表演,收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社区还不定期的举办法治文化表演活动,邀请演员来演出,同时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因此在基层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活动,较单一的派发宣传单设立宣传电子更吸引群众注意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万秀区开展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对我们下一步开展老城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一步我们将针对了解到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逐步拿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一)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

  2016年广西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进一步加强广西法治文化建设意见》,对全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出了指导。通过深入的调研了解。对于老城区法治文化的建设上,还应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队伍、创作作品,促进法治文化发荣发展。梧州市万秀区是粤语地区,粤剧是当地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批法治粤剧爱好者,创作一批法治曲目,对当地的法治文化开展,有重要的作用。加上当地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经常在群众中开展法治文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粤剧唱响法治声音,更容易让群众接受和认可。另外,走访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老社区居民因年龄结构偏大偏小,所以对于老城区居民,一场社区宣传活动或者一场社区露天电影,对群众的吸引力比较大,聚集的人群比较多,群众乐于接受。活动的同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更好。

  (二)加强人力财力保障

  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目前以法律咨询活动、法治文艺演出活动等为主要方式和手段。活动的开展需要经费保障。在社区开展一次法治文艺演出,至少需要5000元左右费用。包括舞台搭建、演出人工、音响租赁等费用在内。

对于经费保障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区、市两级法治文化建设资金向基层倾斜,将全年的法治文艺演出项目化运作,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培养良好的群众法治文化氛围,人人参与其中,个个主动宣传,由社区或地方司法局(所)进行组织,降低经费使用;三是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力度,将企业广告宣传活动与法治宣传活动有机融合,共同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

 

(李琦、祝瑾)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