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稳党建“定海神针” 下活铸魂育人“一盘棋”
    ————梧州市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整顿赋能守正创新开新局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1-05-07  分享到:

    这里是心灵的港湾、灵感的源泉;这里是塑造梧州乃至广西警界精英的摇篮。近日,记者在梧州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下简称梧州警校)绿树成阴的校园中漫步时,看见道路两旁灯杆上挂起了“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横幅;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党史知识、革命经典故事等;学校干部职工、培训班党员民警掀起学党史热潮,通过“线上+线下”“书本+现场”“自主+讨论”等方式学习党的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在新的发展征程中,面对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叠加展开,梧州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整顿激发出的使命担当向“开新局”聚焦聚力,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走活铸魂育人“一盘棋” 。学校以“党建+”方式打造党建强、发展强、示范强的“党建共同体”,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贯穿在队伍教育整顿的全过程,铸牢政治忠诚这个“定海神针”,推动警校发展跃上新高地,在开创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上争当“排头兵”、求突破,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党建“红立方”铸牢政治忠诚“定海神针”

位于西江江畔的梧州警校地处在粤桂两省交汇处,三面环山,总占地面积约301亩,可同时容纳500名学员。按照“创一流警校、建一流队伍、育一流警官”的办学理念,以“三区六馆两中心”为标志性建筑,搭建起现代化办学、酒店式住宿、半军事化管理的整体布局。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成为全区公安一流的花园式“人才摇篮”、公安教育培训基地,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广西“东大门”。

“学校充分发挥党的核心引领作用,以‘红色引领、现场教学服务、方寸聚力’为理念,打造‘红立方’党建品牌,统筹推进统筹推进组织共建、党务共管、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人才共育、互助共进六个方面的工作,着力加强梧州红色基因教学圈内的党建工作。”梧州警校校长包锡敏向记者介绍。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今年4月初,一堂红色主题现场教学在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举行,100多名党员民警参加了学习。梧州警校政委李洪表示,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教育引导学员党员民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梧州警校充分挖掘梧州千年古城、百年商埠、广西红色革命火种策源地的地方优势,把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内涵丰富的红色资源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学校党支部以党建“红立方”为圆心,以资源、基地、教学三项清单”为半径,联合相关基地单位党组织,组织党员志愿者组成“同心圆”,开展红色党史宣讲、法律宣传、心理咨询、义工家园等服务,有效提升和整合教学、服务功能,走出警察学校党建引领创新初心党课教学的新路子。

重觅梧州红色基因、梧州发展弥足珍贵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串珠成链,走出了“首创精神”体验线、“奋斗精神”体验线和“奉献精神”现场体验教学点。近期,学校创新打造了26个初心教育精品现场教学点、初心党课宣讲团、百场初心党课进基层、教育党员干部和学员的初心党课教育工程,党课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有深度、厚度,又有生动性、吸引力,高标准推动党员干部、学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学实一点,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新时代党员干部把共产主义信仰作为“定海神针”立在心。

学校秉承“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有故事,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的理念,从细微处入手,不断让“小校园”彰显出“大魅力”。学校共建廉政教育基地1个,军规宣传栏2 块、文化宣传栏8块,打造校园党史教育、队伍教育整顿“一路一带”的主题宣传和革命精神等超200余幅,将重要的党史学习内容和党史基础知识的每一项内容渗透到校园环境建设的每一个角落,让党员干部、学员民警在上下楼、等候电梯、漫步校园的间隙就能学到党的历史知识,聆听党史故事。

“学训词、诵誓词、升国旗、唱国歌,学校注重培养学员文明守纪、崇德向善的品行,每周一举行升国旗、每周二晚放红色电影、每餐开饭前学员唱红歌、每期培训班第一课上党史讲党规、安排到红色基地现场教学、引导学员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学员的民族精神。”校长包锡敏介绍。

一堂生动的党课,学习了党史,推动了工作,促进了落实。梧州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在教育整顿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延伸触角打造党建“共同体”

梧州警校在市局党委领导、指导协调下,通过与各单位开展党建“共建联建”活动,延伸触角,打造学党史教育活动党建“共同体”,进一步提升规格、充能充智。

各期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调研走访,摸清党组织、党员“家底”,逐渐实现了由“抵制建”到“接受建”再到“积极建”的良性转变。截止目前,通过单建、联建、依托建的形式,学校共新成立临时党支部32个,覆盖全国、全区、全市公安培训班共32 ,党员民警 2711人。

党建“共同体”下警察学校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委政法委机关、市财政局、市城投公司等单位党组织开展“共建联建”活动,充分发挥自身在业务主导、培训教育、心理咨询、学术研究、餐饮娱乐等方面的优势,无偿提供多项资源和优惠措施,不断充实共同体资源“宝库”,助力业务融合共治。

服务商圈是党建共同体的基本落脚点,警察学校借助资源优势,针对学校和学员的特点,打造校园“暖警工程”,成了聚人聚心“磁力场”。先后推出一系列积极向上、新潮有趣的服务项目,为学员和企业商家培育人才而量身打造的暖警茶吧”暖警咖啡吧”、“暖警超市”等;为减轻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心理沙盘”;通过以上活动,让学校干部职工、广大学员享受到了党建共同体的“红利”。

梧州警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持党群一心、政企抱团,互助共进,奏响融合共治“大合唱”。各级单位发力支持,商家群众普惠共享,各党组织一呼百应,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学校共与4单位开展党建共建联建,覆盖各系统单位、企业12家,其中,非公安专业新警班、转改民警(现役官兵转改为人民警察)训练班临时党支部等一批党建意识突出、作用发挥明显、工作开展扎实的党支部脱颖而出,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大幅度的提升。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党建工作的带动引领作用愈发明显,学校先后获得公安部授予“标兵集体”、中共梧州市委党校公安局分校、广西警察学院刑事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特荣。

党史教育“孵化器”赋能守正创新开新局

以茶会客、和气生财,品茶静心、宁静致远!

茶之道,折射出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反映出人的包容之道、修身之道、传承之道,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梧州警校的“暖警茶吧”,学校独创党史教育“茶道学习法”,学员民警以茶会友、品茗论道、美心修德、陶冶情操,彼此间“以茶论道”。一山一水一茶壶,在学习沏茶、赏茶、闻茶、饮茶中学习梧州历史、文化,在学党史互动交流中助升华, 思想碰撞出火花,点燃融入社会治理的红色引擎。

小小的“暖警茶吧”成了党史教育“孵化器”,赋能学员、党员民警守正创新开新局:梧州市龙圩公安分局龙城派出所教导员孔宇明在梧州警察学校培训期间,通过“茶道学习法”寻觅基层派出所治理“金点子”,创新“3+N”延伸手臂打造“警务客厅”;兴龙派出所所长黄云健打造“网红警务室”、蒙山镇派出所副所长甘学锋组建全区首支联合义警队。。。。。。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基层单位、学员之间沟通交流,学校开设校长会客厅”、“金牌教官会客厅”,打通服务党员干部、学员民警“最后一米”。同时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开出校长思政课堂、思政论坛,推出“百年百讲”系列专题党史讲座,讲好100个党史故事,开展党史知识答题活动,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党史知识“学习达人”党史学习”五星级学员”等,保证“自选动作”有特色

行动学习是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梧州警校紧握 “行动”之笔,铸就破题的“金钥匙”,画出解决问题的“句号”,打造出了一支有理论基础、有工作经验、有教学方法的教官队伍。学校组建成立金牌教官团,教官团由172名业务骨干组成,授课范围包括政治轮训、武器警械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方面,以送教到基层为主要授课模式,紧贴实战需求,发挥先锋作用,着力解决基层所队工学矛盾和基层民警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打造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新亮点。

梧州警校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引领全警、培训学员在学中干、干中学,以实际行动为全市公安机关树好标杆做好表率,推动学党史教育、队伍教育整顿走心走实走深走出成效,使学校发展“大变脸”,迈上“快车道”,为“东融”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为建设壮美广西贡献梧州市警察学校智慧和力量。



(李继远、姚家静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