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典”亮校园  让“法”的种子萌芽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1-06-21  分享到:

618日,梧州市司法局联合万秀区司法局从群众出发,回应群众需求,开展为民办实事,送法进校园活动,组织党员干警走进市第十一中学,向广大师生宣讲《民法典》,用法治亮校园,让的种子在师生心间萌芽,切实抓好《民法典》宣传贯彻落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走出成效,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天,万秀区司法局局长魏钊生在与学校教职工开展以《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普法专题讲座中语重心长。他表示,教育队伍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某校一女学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老师一气之下踢了她两脚,该学生回家后,喝下农药自杀身亡。

学生因为不参加所在班主任开设的午托班,班主任对学士百般刁难,随意体罚,导致学士回家跟父母说不愿再去读书,家长被迫将孩子转到另外一间学校就读。

有些伤害是教育者有意施加甚至违法犯罪,一些道德败坏的老师,将罪恶的魔爪伸向单纯无知的女学生……”

魏钊生结合发生在校园的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与教师们探讨如何树立良好师风 ,弘扬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职工提高法律意识,使其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通过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进一步引领学生和家长。通过家校共育,提升共同维护法律箴言的权威意识,带动学校依法管理,老师依法从教,把《民法典》的知识贯彻落实到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民事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个人及学校问题的能力及水平。当天,魏钊生还从民法典体系、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民法典的基本内容等三个方面为与教职工做了深入、细致地解读,并从与校园密切相关的案例出发,就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守护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权益”“自然人年龄与行为能力”“监护人的职责等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讲座充满激情,内容兼具理论性与现实性,让每一位聆听者感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魅力。魏钊生感触:《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培养社会的民事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彰显民事法律的平等精神、强化人格权的保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普法专题讲座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详实案例,对解决校园生活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不断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民法典》作为行动准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政治站位,争当尊法、守法表率。

当天,市、城区司法局还向学校免费赠送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手册》及《民法典》,供师生们利用业余时间或主题班会继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强化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让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李继远     倩)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