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打造医院“公共安全大脑”
    ——梧州市警方智慧安防警务不断提升医院公共安全管控能力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1-07-30  分享到:

  “请警务室民警和医院保安注意,盗贼出现,马上实施抓捕!今年4梧州市河西区一医院门诊大厅出现一名行为可疑男子辖区派出所微报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了该男子就是前几天在医院病房作案嫌疑人并通过医院保卫科发布安全警示值班民警在指挥中心通过监控马上向民警和保安下达抓捕指令,对该男子进行布控抓捕。

       今年以来梧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平安医院”技防建设,依托物联网技术、智能安防系统、大数据模型等,逐步探索建立“科技+人力”“传统+现代”的风险预警模式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的支撑下,大数据打造医院“公共安全大脑”,结合智能警务,全面加强医院对风险隐患苗头先兆的研判、预警、防范和处置,力求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惠民生、聚民心。

科技创新成为撬动平安医院的杠杆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谁占据了数据优势,谁就占据了维护城市安全稳定的制高点。在新履职梧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劳高进看来,公安机关要依托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智慧公安、数据警务”建设,才能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按照这个思路,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抓住深入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的有利契机,建好用好视频监控这个当前最主要的感知手段,全面推动监控智能化改造和人脸识别系统建设,打造全天候、全联网、全共享、全智能的视觉感知层。该市持续抓好“数据天网”工程建设,推动医院内外和核心区“三道包围圈”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重点场所部位“微卡口”“多功能嗅探式”设备建设,努力做到来能知晓、动知轨迹、全程掌控。充分利用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最新技术,实现对医院公共安全各类风险隐患的智能感知、分析、报警和自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围绕技防全天候无死角监控的建设目标,梧州市制定了一键音视频报警联网系统、人像识别系统建设、视频联网接入建设技术标准并开展建设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长冯翔介绍。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的支撑下,梧州市全面构建以主战平台为主,各类业务系统、专业手段、工具模型为辅的创新集成应用体系,推动医院公共安全相关的数据资源全量汇聚、融合贯通、上云应用。同时,加大智能人像、语音识别、机器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引进和攻关力度,加快警务移动终端、智慧辅助决策指挥平台、医院公共安全视频云平台等系统建设,全力抢占维护医院公共安全的科技制高点打造医院“公共安全大脑”。

“传统+科技”筑起医院安全堡垒

   在梧州警方指导协助下,目前该市一、二、三级医院内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和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在全市医疗机构重要位置安装紧急一键报警,在出现紧急情况后,现场人员可通过触动一键紧急报警按钮,将警情上报到110接警中心,为110指挥中心接警民警提供了直观实时的现场音视频图像,有利于研判分析警情,及时调配部署相应的警力资源,极大提高了公安机关应对紧急警情的处置能力。

   梧州市公安机关在全市医疗机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和存储硬盘录像机,对进出人员进行人脸跟踪,通过后台比对,识别出卫生系统、公安系统各自重点关注的对象,实现第一时间预警,为提高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能力、提高医院安全防范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梧州各辖区派出所促进“人防+技防”、“传统+科技”的治安防控机制,在院内增设人脸识别、热点监控、一键报警等智慧型技防应用,纳入公安情报指挥中心管理应用。由社区警务室民警为教官,组建一支由医院内保安和医生组成的专兼职安保队伍,加强治安巡防和警务技能等培训,落实24小时全院巡查、2小时重点科室巡逻制度,以常态化巡逻提升医院安全系数。

   今年6月中旬该市某医院住院部发生一宗盗窃案件,一名广东封开县前来就医陈先生的皮包被一名男子偷走。接到报警后,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医院查看监控,很快锁定了作案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及体貌特征,并通过医院保卫科发布安全警示,同时在微警务联络群中也发布了相关排查、警示信息,对该男子进行布控抓捕。过了天的时间,当该名男子再次混入医院伺机作案时,被早已布控的监控中心发现踪迹,很快将其从人群中辨认出来,辖区派出所在医院保卫科协助下很快将该可疑男子抓获。

   目前,梧州警方在全市医疗机构重要位置安装智能采集设备,实现医院技防与公安机关大数据平台实时联动多维采集。前端主要安装在医院人员、车库出入口等,实现对重点人员进行多维度的全覆盖采集,形成公安大数据,打造立体化医院治安防控体系。

   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负责人表示,到2021年底,梧州市三级医院技防设备安装达标率达到100%;2022年底前,全市二级医院技防设备安装达标率达到100%;一级医院一键音视频报警安装率达到100%。目前,梧州市试点医院通过系统自动比对,每天触发的如发现黑卡片(发名片介绍到哪里就医、黑救护车联系方式)、黑车(黑救护车)等报警1至2起,现已触发了预警40多起,有效提高了医院方的安全防范和管理能力。

共同体让百姓更有安全感获得感

  “就医人员请走专用通道,主动测量体温,并告知近日行动轨迹……725日上午,梧州市公安局角嘴派出所合署民警小郭正在市红十字会医院执勤,“派出所在医院设立了警务室,警力下沉到医院,做到秩序维护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小郭说。

   梧州市公安机关按照“常态、共享、联动、共赢”的理念,重点围绕情报信息互通共享、安保任务互援互助、重点人员联控共管、重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突出社会治安问题联合整治、优势警务资源共享利用治理等内容,搭建一体化警务协作平台,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提升维护医院安全稳定的工作合力。

   该市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优良传统,进一步总结深化梧州“平安义工”社会动员工程经验做法,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医院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中来,最大限度激发平安建设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

   “通过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组织发动群众的新途径新机制,创新完善奖励举报、以奖代补、志愿积分服务等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短信、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推动警民共治、实现治安众筹。角嘴派出所(合署)所长杨天志介绍。

   “我自豪,这是责任、平安市民的身份象征,以后我要发动更多的居民加入平安守护行列……”今年65岁的蓝天社区居民阿姨是一名“平安义工”,被居民誉为“平安大使”,近日被辖区角嘴派出所、平安守护共建友好商家联盟联合授予五星级平安志愿者。

   梧州市公安机关以警务室建设为龙头、以整体防控为重点、以警务室民警、医院保安为主要队伍力量的警医共同体建设思路,通过开展院内巡逻防控、安全保卫、纠纷调处、便民服务等工作,第一时间接受医患人员咨询、求助、报警,坚决依法、及时、果断处置各类涉医突发案(事)件。

   此外,梧州市公安机关强化对涉医违法犯罪情报的收集研判,严厉打击职业“医闹”、“医托”、以及“号贩子”;对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等违法犯罪行为,快速出警,依法果断处置为营造医护人员安全工作环境,该市公安机关加强对卫生医疗机构及其周边地区的巡防力度,根据需要强化警力部署,提升见警率,维护好卫生医疗机构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确保医疗工作正常开展

   警医共管形成合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促进梧州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广大医护人员和群众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平安医院”技防设备的设置,对医闹份子形成一定威慑,诊疗环境更加安全了,突发恶性事件也明显减少了;作为病人家属,来到医院,看到有正规的保安,有齐全的防护装备,有那么多摄像头,感觉比较放心,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小偷小摸和来医院闹事的人







(李继远 高 寒 雷应德 龙巧耘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