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圩公安队伍中,有这么一群人: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上几道深深的划痕,却不曾改变他们无私奉献的忠诚本色;支撑家庭、扛着生活的重担也不曾阻挡他们守护平安的步伐。岁月荏苒,初心不改,他们是不同战线上的“老同志”,同年轻人一道奋战在第一线,每天都有新活力、新作为。
有求必应的粮草官
赵钢,从警33年,现是分局警务保障室民警。在“3.21”东航飞行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做好相关应急物资补给供应工作。他快速落实勤务处置车辆,紧急调配口罩、手套、强光手电筒、防护服及眼罩以及简易食品等后勤保障物资,解决了驰援人员的后顾之忧,保障了整个支援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赵钢外,警务保障室里还有陈洁清等老民警,他们说:“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我的坚持。”平凡的话语体现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甘于幕后的付出。
扎根基层的调解员
骆伟权,从警32年,他是城西派出所金牌调解专班的老师傅,不仅是领导、同事心中的放心人,也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今年以来,已先后和同事们化解土地纠纷、家庭纠纷、群体性讨薪等疑难纠纷116起,为维护治安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到调解,还有很多始终扎根在基层的老同志,例如钟铭华、叶远军、熊纪军、龙文胜等等,他们用脚步丈量辖区,用真心服务群众。如他们所说:做警察,就要对得起身上穿的这身警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脱贫攻坚的奋斗者
孔庆坚,从警36年,岁月不经意间染白了他的双鬓,却不曾改变他无私奉献的忠诚本色。他是分局扶贫专班的一员,常年深入扶贫一线,扑下身子,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促脱贫工作中。在贫困户眼中,专班民警们总是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同样在扶贫战线上奋斗的老民警还有黄雄光、古跃维、万金海等。只要在岗一天,他们就要恪尽职守,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龙圩的持续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不惧风雨的守护者
潘展威,从警37年,在公安基层战线奋战数十年。面对所里工作压力大,警力紧缺,潘展威主动请缨,坚守在执勤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余热“站好岗、守好门”,以党员身份向青年民辅警们做出了表率。6月14日,梧州遭遇极端强降雨,辖区内涝、群众遇险、交通断行。面对灾情,潘展威闻“汛”而动,化身“长腿侠”,对辖区山体、河流和易滑、易积水路段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积极抢修抢险、徒手清理杂物,保障路段的出行安全!
在汛期中同样默默守护群众的还有刘全坤等一批老同志,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坚守的不仅仅是岗位,更是从警的那份初心。
扎根基层的铿锵玫瑰
何伟清,扎根基层32年,用双脚走遍社区每个角落,用汗水和真情守护着社区平安。在快退休且带病在身的情况下仍坚持在接处警的一线岗位上。何伟清是城西派出所女警社区队的“定海神针”。她常常走路下社区,她说“只有这样,我才能看得到更多的情况,才能了如指掌”。有次,她下社区时,竟然走到脚底的皮鞋开了口,回到所里才对所内的同志讲:“还好我的皮鞋还能撑到我回所,不然我就要出糗啦”。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却品出了她的坚守。
像何伟清这样用行动践行初心的还有潘献、陈红霞、陈小平等等。
在龙圩公安里面,和他们一样默默坚守岗位的老民警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毫不犹豫,毫不退缩,勇敢奋战在守护平安的最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信仰,用担当彰显使命,用无悔的坚守为年轻民警做出了榜样,树立了标杆!
(甘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