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警事要闻】(5月29日—6月4日)
打毒贩、破大案,禁毒人民战争掀起小高潮
【警务动态】
本周,市公安局全力以赴,周密部署开展龙母诞安全保卫工作。各级公安机关继续执行市局党委部署,推动“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打击毒品犯罪专项行动、打击赌博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刑案通报】
本周市区立两抢两盗案55起,较上周的29起上升89.66%。抢劫案本周立案7起,较上周(2起)上升250%;抢夺案本周立案8起,较上周(12起)下降33.33%;盗窃机动车案本周立案24起,较上周(6起)上升300%;入室盗窃案件本周立案16起,较上周(9起)上升77.78%。
【警情通报】
本周的7起抢劫案,以暴力胁迫抢劫为主(4起),发案热点时段为20时至次日凌晨0时(6起),主要发案路段为:大东上路一电话亭、工厂二路三和里一民居前、蝶山一路某网吧内、西环路党校对出路口、潘塘公园游乐场附近等;
本周的8起抢夺案中,飞车抢夺和尾随抢夺各占4起,以20时至次日0时发案为主(6起),主要发案路段有:白云酒店对面马路人行道、工厂二路大山脚一民居对出、工厂二路三和里与龙山里交界处、西环中段人行道、四中对面人行道等;
本周发生24起盗窃机动车案件(2起为汽车被盗),多为医院、商店、饭店附近临时停车办事被盗(9起)被盗,或在居民住宅楼、车库停车过夜被盗(11起),发案热点部位:阜民路中医院门口对出停车点、中山路香港城后的停车点(2起)、工人医院正门对出停车点、怡景酒店地下交通银行对出停车点、英皇娱乐场入口对出停车点,梦之岛背后的工商银行对出停车点,以及石鼓路、上三云路、工厂二路等处的居民楼下等;
本周的16起入室盗窃案以撬门入室盗窃为主,多为下半夜(7起)、早上和下午买菜时间发案,主要在河东山边民居、河西的街边商铺发案,主要发案地为:东正路同园里、石鼓路、冰泉西路、平民西一路、工厂二路、蝶山二路等处的民居,以及宝石城对面彩票投注站、新兴二路一铺位、新兴二路某广告店等。
【治安热点】
近期,我市诈骗案件发案较多,尤以迷信诈骗较为突出,现将案例编发如下,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
案例1:4月23日,蒙山县文圩镇一村民梁某(女,64岁)报案称:其于今年2月22日在县城被人以迷信手段骗去现金2万多元人民币,同时被骗走的还有一本存折,内有存款20多万元,还不知是否被领取,请求立案查处。蒙山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在各地银行系统的协助下,初步查明:今年2月22日,梁某因病到蒙山县城看病时,被数名犯罪嫌疑人以“开光解灾”为由骗去现金2万多元及有20多万存款的存折,打包后用于“开光”。由于犯罪嫌疑人声称开光后的包需1年才能拆开来看,否则会失灵,是以梁某一直到今年4月22日因病需钱治疗才不得不将该包打开,开包后才发现现金和存折均已不见。专案组经工作查明梁某的存折已被犯罪嫌疑人在我区各地的银行分批取完。目前,我局已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为两男一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案例2:6月3日:6月3日10时许,我市市民黄某某(女,56岁)途经河西邮电局附近时,一妇女(年约38岁,身高约1.55米,黄色头发,本地口音)上前称认识黄某某,并知道受害人丈夫因车祸去世,在获取黄某某的信任后,该女子介绍一名“神婆”给黄某某认识,称“神婆”(年约48岁,肤色较黑)时常为人消灾祈福。该“神婆”见到黄某某后,称黄的儿子将有一次大灾难降临,要黄某某将家中现金、首饰和存款存折等财物带到清净的地方举行“法事”,才可消除灾难,并称要将存折密码说出来,“法事”才灵验。为了替儿子免除灾难,黄某某从家中取出一本农业银行存折、一本中国工商银行存折和储蓄卡装入塑料袋内,到西江大桥叉河桥底处交给两名妇女。“神婆”做完法术后将塑料袋交还给黄某某,并称要等到明年清明时才可以打开。之后,黄某某到银行查询才知其存折和储蓄卡已被人冒领了存款10多万元。
骗子为何盯紧中老年人?
类似的“神医鬼托”,媒体已多次报道,警务室也在警事要闻里多次进行了警示,但类似案件还是时有发生,受骗的以中老年人为主,一生的积蓄往往就在一次不小心中被骗光,骗子选择中老年人行骗,是基于以下4个原因:
1.有一定的积蓄:中老年人辛苦一辈子,多多少少都有些积蓄,不少人在退休后有强烈的理财(投资)欲望,但是,适合他们投资的产品在市场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这些钱就成了骗子眼中的肥肉!
2.心理较为脆弱:多数中老年人消息闭塞,对新鲜事物了解较少,防范意识薄弱。加之不少老人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知识少,在骗子精心设计的台词“暗示”下就会一步步走进骗子的陷阱。
3.不设防心理:多数中老年人崇尚积德行善。这种善良的心理,使他们降低了防范意识。
4.关注健康的心理:中老年人患慢性病比较多,大多有这样一种心理,对于自己的病或孩子的病想速战速决,渴望一药包治百病。因而,面对“包治百病”“请神作法事”等种种医药、治病、消灾解难的骗局,上当受骗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老年人如何摆脱迷信诈骗陷阱?
综合近几年我市发生的利用迷信诈骗的案件(包括上述2起案件)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的方式大抵如此:
1、犯罪团伙成员多为3至5人,其中必有2个以上的妇女,妇女貌不惊人、但为人热情、健谈,具备一定的亲和力;
2、物色好作案目标后,先由一妇女通过与受害人的邻居、同伴搭讪,了解受害人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等(有的是以问路的方式主动与受害人搭讪闲聊,套取相关信息);
3、获取相应信息后,再由另一妇女主动与受害人搭讪,谎称认识受害人(或认识其亲属),并通过闲聊赢取受害人信任,然后通过自己治病或消灾解难的经历,抛出“神婆”、“大师”,并通过心理暗示,使得受害人愿意与神婆、大师见面;
4、神婆、大师见到受害人后,通过团伙成员前期获取的信息,装神弄鬼一番后将受害人的基本情况说出,使受害人在“震惊”之余对大师的“法力”深信不已;
5、在受害人迷信了神婆、大师的“法力”后,再利用攻心战术,预测其家人吉凶,引发受骗老人的恐惧感,从而听从其指点,掏钱化灾(多为要中老年人将黄金首饰、存折、现金等提供给神婆、大师消灾,在消灾过程用障眼法掉包)。
从以上犯罪方式可知,中老年人要预防迷信诈骗犯罪,要切实做到“三不”:不要和陌生人搭讪、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家庭情况、不要戴贵重首饰上街以免成为犯罪目标
作为子女,要切实做到“两要一不要”:要经常向父母灌输诈骗案例和防骗常识、要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近况以免父母因惦念牵挂而给骗子可乘之机、不要在父母被骗后横加斥责增加其精神压力。
【案件播报】
打毒贩、破大案,禁毒人民战争掀起小高潮
犯罪嫌疑人冼某为了牟取非法利益,于2009年5月14日独自一人前往广东省德庆市,花了七千元人民币购得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