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梧州市长洲区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立足检察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延伸检察工作,推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积极服务平安长洲建设。
一、强化领导,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全国政法会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二是明确领导责任,加强组织协调。院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检察机关综治工作情况以及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明确综治工作主管领导,成立了专门的综治工作协调小组,专门负责参与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将综治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员。三是规范有序,积极探索。加强调研总结,参照上级院的规定,在积极稳妥地开展综治维稳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强“两会”期间、法定节假日等敏感时期、重点环节的安全维稳工作。
二、立足本职,全力维护长洲区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该院2010年共批准逮捕各种刑事犯罪案174件251人, 同比件数上升11.95%, 人数上升13.14%; 审查后提起公诉的各类刑事案件162件223人,起诉率为92.6%,批捕和起诉了一大批严重影响社会管理秩序、经济管理秩序以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加大对疑难案件和社会影响较大案件提前介入、参与讨论、引导侦查的工作力度,共派员提前介入引导侦查32件(次),其中“命案”7件,有效保证了案件的快审快结。如
二是严肃查办各类职务犯罪。坚持惩防并举、侦防一体,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职能作用,该院2010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4件,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共受理线索4件,初查2件,立案侦查1件。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356件,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57件。以工程企业领域、城镇拆迁和城乡结合部建设等社会关注的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完善案件线索管理机制和侦查指挥协作机制,加强与执法执纪部门的配合,严肃查办破坏长洲区经济社会发展、侵害民生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
三是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更加注重依靠区党委、政府,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注重执法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加强接待“窗口”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接待活动,共收到各类控告、申诉举报材料74件,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检察长接待群众信访49件(次),阅批25件,有处理结果70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接访机制、推行联合接访、定期接访、主动约访、携案下访、深入息访,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工作目标。同时,加强控告申诉、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积极参与大调解工作格局构建,与区法院探索完善“检调对接”工作机制,2010年,该院成功地与刑检部门、法院一起调解了30起诉讼当事人的纷争,办理申诉案件中促成调解1件,提前介入审查逮捕阶段轻微刑事案件和解4件,调解结案标的金额共450万多元。
四是“四走进”切实服务群众。2010年以来,干警多次到大塘办事处、两广社区以座谈会、走访和设法律咨询服务点方式了解社区维稳工作开展情况,共同构建和谐平安社区。在“伤害校园”案件发生后,组织干警积极到辖区的中小学和教育部门共同开展校园安全共建活动,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上法制课等形式,配合学校做好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工作。挂点的龙华村面临地质灾害威胁,该院驻村干警们与当地群众一起察看险情,排除隐患,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确保驻点安全度汛,真正做到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五是打防并举,有效构筑廉洁从政“防火墙”。在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的同时,切实加强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2010年7月,该院成立了职务犯罪预防局,同时在区重点办设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室,与党委、政府形成合力,共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重点项目健康推进。通过主动跟踪负责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招标、采购等环节强化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做到防微杜渐。年内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526次,共发放检察建议书28份,开展预防咨询84次,开展警示宣传教育108次,进行职务犯罪案例分析22次,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调查31次,做到警钟长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发生。针对查办的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职务犯罪,实行预防犯罪同步跟进。并深入国土、建设等部门开展调研和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围绕拆迁整治工作的重点环节和新城区开发环节,深入镇、乡、村,协助地方党委搞好专项犯罪预防工作。
三、延伸职能,探索服务平安长洲建设的新方式
一是检力下沉,把检察工作向基层延伸。针对检察工作与基层联系不紧密等不足,探索建立综治工作联系点,把检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及时发现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和服务力度。该院组织干警深入基层为切入点,利用反贪局长、反渎局长到乡镇、社区办事处挂职的机会,深入调研社情民意,了解新时期基层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如2010年5月,辖区某办事处小区业管会与居民发生纠纷,由于业管会未经居民同意就挪用小区居民的7万多元投资饮水管道更新工程,引起居民上告、上访,拒交水电费,致使小区停水停电,矛盾急剧激化。检察长带领干警赶到该小区,与相关部门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依法维权的意识为引导,给双方讲法律法规,依法说理,依法调解,在达成谅解的基础上,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成功地制止了一场冲突的发生。
二是加强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结合查办案件,认真开展走访企业、联系企业、服务企业等活动。及时发现、认真研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当好参谋,提供帮助。该院积极组织检察人员,先后走访重点项目及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亟需解决的困难,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作出信访风险评估预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或渎职犯罪的发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援助。同时,结合长洲区开发实际情况,撰写了《关于长洲区征地拆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调查报告》,得到了城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突出效果,改进检察建议工作。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重大利民惠民政策执行和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向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报送有份量、有影响的对策建议。该院还严格按照检察建议工作规定,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漏洞,积极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章建制,堵塞漏洞。同时,强化跟踪落实,对检察建议对象进行约谈,确保相关问题得到整改。在汇总发案情况基础上,提出综合性的检察建议。2010年,共制发各类《检察建议书》30余份,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四是积极创新,探索专项整治工作方式。以综合治理工作的理念统领各专项整治工作,配合公安部门提高参与打黑除恶、禁毒、未成年人保护、扫黄打非、反邪教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不断完善和落实检务公开制度,认真对待群众建议及意见,实现检察工作于群众的良性互动。
五是健全内外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区委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主动向人大代表通报重要工作情况,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联系机制,及时传递检察信息。认真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对1件拟作撤案、1件拟作不诉处理的案件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确保案件公正处理。大力推进检务公开制度,加大检察宣传力度,2010年在各类媒体发稿120余篇,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认知度。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深化岗位风险评估机制、廉情预警机制和干警廉政执法档案,全年检察人员无一起违法违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