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围绕检察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以及开展“四走进四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当中,蝶山区检察院抓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主题思路,把握“民生”关键词,找准检察机关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在全市乃至全区检察系统率先创新建立民事行政检察社区联络站制度,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社区,检察官当起社区居民的“法律医生”,为群众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调解邻里矛盾,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构建了和谐社区。
蝶山区检察院检察长黎庆年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通过设立民行检察社区联络站,检察院将法律服务延伸到居民社区,形成了检察院、联络站、联络员三位一体、辐射整个社区的便民“网络”,更好地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延伸触角,检察官与居民接触“零距离”
如何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便利的法律服务,成为蝶山区检察院思考的课题,检察长黎庆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去年5月份提出了在社区设立民行检察社区联络站的设想。设立社区联络站的设想与辖区东兴街道办事处、社区领导不谋而合,上三云社区主任黄国英表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联络站是检察机关联系社区的纽带,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社区联络站,可以将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等多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联系整合起来,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办事处刘书记还希望在街道办事处也设置一个站点,方便联络站制度在街道办事处全面推广、铺开。
2010年5月18日,蝶山区检察院与东兴街道办事处上三云社区居委会签订协议,设立首个民事行政检察社区联络站,并聘请社区综治干部为联络员,正式开展工作。没有先例可借鉴,蝶山区检察院就探索制定出台《民事行政检察社区联络站制度》,明确了联络站的性质、职责范围和业务流程;在社区和办事处宣传栏内张贴《民事行政检察社区联络站制度》、《民事行政案件申诉须知》等,向社区群众普及民事、经济法律知识;发放《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检民联系卡》、公布民行检察部门的联系热线和信箱以及派发宣传单、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民行检察工作,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公布接受咨询、调处矛盾纠纷的时间,方便群众了解信息;设立联络员协助民行检察人员做好社区内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受理、登记和案件当事人的息诉、和解、调解工作,维护社区稳定。由此,社区居民咨询法律问题、解决矛盾纠纷、办理申诉,足不出社区便可以直接到联络站寻求法律帮助。
“法律医生”到社区“坐堂巡诊”
按照联络站制度规定,蝶山区检察院每周星期二上午派干警下驻联络站,与联络员一同接待社区群众涉及人民检察院职能范围的上访、申诉,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同时,制度规定社区群众遇到任何民事、经济、行政方面的法律纠纷或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通过联络站向民行科咨询,联络站办公电话、民行科办公电话对外公布,方便社区群众申诉、举报、法律咨询或向检察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民行干警接到电话或咨询后会第一时间赶到联络站,为社区群众提供及时迅速的法律服务。
对此,社区群众形象地将民行检察官称为“坐堂、巡诊法律医生”,定期到社区是谓“坐堂”,随时上门是谓“巡诊”。上三云路的黄大妈感叹,民行检察官就像医生一样,为社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而不惜奔忙,为因得不到及时、快捷、便利的法律服务而“头疼”的社区群众带来了一颗“定心丸”。
辖区某食品厂的莫厂长慕名而来,他代表厂方提出了不服某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申诉案。民行科检察官审查了某机关13年前作出的行政行为,了解到该案从2004年便开始反复不断的诉讼,当事人一直不服所有判决。该院于6月1日对该案正式立案审查,启动了案件法律监督程序。莫厂长对案件得到社区联络站细致的法律服务,提出的申诉得到检察机关的支持深表感谢。
老百姓家门口就可以“法律就诊”
与此同时,社区和居民小组所有干部、各居民代表都收到了蝶山区检察院发给他们的“检民联系卡”,上面清楚地写明了联络站民行干警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办公地址,遇到任何法律上的疑问,随时可以拨打电话咨询。
66岁的老叶家住上三云路小三里三级,去年6月份的一天他回家路经居委会时,被社区联络站的宣传栏吸引住了,他是一个分包合同的承包人,之前涉及一起承包合同工程款纠纷案件,中级法院已经做出生效判决,但他还是感觉不服,正准备打算买车票上南宁到自治区高级法院申诉的,看见检察机关可以受理群众不服判决的申诉,他就将信将疑走进了社区联络站,联络员了解情况并详细记录登记后,送给他一张“检民联系卡”。老叶按照电话号码一打过去,民行科的李万锋科长热情地解答了他的法律问题,解除了他心中的疑惑:检察机关办理所有民行申诉案件都是免收所有费用的,申诉人要提交申诉书等材料,经法定程序审查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就予以受理。老叶听后喜上眉梢,我文化水平有限,我相信检察官,由检察官指导我写吧。李科长当即来到联络站与老叶面谈,了解案情事实,帮助当事人提出了民事申诉。
老叶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从来不了解检察机关有这项职能,通过社区联络站的宣传我才知道。本来我要上南宁申诉的,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检察官的法律服务,省下了一大笔车马费、诉讼费开支,不论官司成功与否,检察官与我素未谋面,但他热心为民、急群众之所急的态度都使我十分感动。这张小小的“检民联系卡”,我看就是一张大大的“检民联心卡”!
目前,民行检察社区联络站整合了检察机关的法律专业优势和社区干部 “天时地利人和”特点,通过联络站平台,拉近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接受群众法律咨询,解决群众的法律难题和纠纷,得到社区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自2010年5月份社区检察联络站成立至今,该院开展民行检察上街宣传活动5次,召开检民座谈会、工作联络会6次,出版宣传板报4期,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0人次,派发检民联系卡200张,发放民行检察宣传资料2000份,审查、办理各类案件5件,依法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深受广大社区群众欢迎,开创了基层院民行工作的新局面。
(李继远 莫海铭 廖秋雁)